第一百六十三章:平反讨逆-《大明1644》
第(2/3)页
“臣以为,闯贼能和建奴打个平手。”这时,鲁王上前说话了,继续道:“之前老臣遭遇到了建奴,藏在死人堆里逃过一劫。那建奴虽然强悍,但他们不适合长期作战,大多是打完便跑,或者再次绕回来来了出其不意。臣以为他们这次也必然是来劫掠的,并未有重型武器和大量的步卒。”
二人说的话便已经代表了在场众官员的想法,一个是打不过,一个是平手。都很有共同点,皆认为李自成必然是打不过建奴的。
其实深谙明末历史的朱凌也能推测出来,李自成多半是打不过。虽然昔日在一片石之战中,李自成先于吴三桂交战,之后建奴才突然加入了战场。但之后的每一场站斗中,几乎都是战败告终。直到李自成被杀,残余大军陆续归降了建奴,也有一部分投了明军。
建奴不可不防,但幸好眼下的敌人是闯贼,而不是几乎吓破了大明的建奴。
“建奴入关,京师和山海关必然是要受到威胁的。若是想解救吴三桂与孟兆祥,必然得先打通山东到北直隶的通道。而这次与高一功,就是我们唯一的机会。”朱凌沉声说道。
“如今我们大军的士气并不足以支撑我们主动出击,但若是这一次彻底击溃了闯贼,那个时候大军的士气必然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增长。那个时候方有主动出击的可能性。”王家彦也上前附和道。
眼下,战略已定,一方面,多派斥候出去找寻闯贼踪迹,另一方面,开始向周围地区发布闯贼袭来的消息,百姓是去是留,全看自己。
而在这之前,朱凌还要做一件事。
那就是,为孙传庭等一些列为大明战死的将领正名,也同样列举那些背叛大明的叛臣。让大明的官员和将领们看看,到底是哪些人是忠心的,哪些人是小人。
到了翌日,大典举行。
在最前方筑一高台,能望到一里以外。而下面,则列队着五万大军,威势隐隐有着百万大军的感觉。摧枯拉朽一般的气势,让现场的气氛有了几分肃杀之风。全场沉默,旌旗飘摇,皆目视前方。
这五万大军乃都是各营推举了一定数量的士卒出来参加。毕竟若是让十几万大军皆至,恐怕朱凌说一句,下面光是传话就得好几分钟。
今日阳光正好,不烈不柔。
朱凌缓缓登上高台,身穿朝服,一身大红色的衣裳出现在士卒们的眼中。他拱手而至高台中央,身旁王承恩递上文书。看着底下的士卒,他缓缓念道:
“今召诸此,则我国之祚已至此矣。自崇祯元年起,内有天灾所生,外有建奴杀民。际有急,大明连败,北境几陷。朕视子民之死寇刀下,观其覆没。朕,忿哉!”
第(2/3)页